邓拓(邓拓简历)

 邓拓 

本文目录一览:

请问清代是否有位邓拓的诗人?

1、清代没有叫邓拓的诗人。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邓拓并非清代诗人:尽管“春风大雅能容物,秋水文章不染尘”这句诗广为流传,并且确实与邓拓这个名字相关联,但邓拓并非清代人。他实际上是近现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。邓拓的身份背景:邓拓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他是“三家村”杂文的主要作者之一,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著称。

2、此外,东晋有尚书右仆射邓攸;宋元之际有学者邓牧;明代有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邓伯孙;清代有篆刻家、书法家邓石如,有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的两广总督邓廷桢,还有诗人邓辅纶、海军著名将领邓世昌。

3、邓姓源于邓国(今邓州市),是因国而得姓。邓国始受封于殷商时期,邓国立国之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曼。最早记述黄帝至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、世系的著作《世本》说:“邓为曼姓。”邓姓还有一个来源,即李姓改邓姓。

4、邓拓在咏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时曾写道“歌吹扬州惹怪名,兰香竹影伴书声”,可以算作对他们“怪”之特点的总结吧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?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-08-08 展开全部 清朝的扬州八怪指的是:郑燮、罗聘、黄慎、李方膺、高翔、金农、李鱓、汪士慎八位画家。

5、竹子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之美吸引着诗人,更因其虚心、气节、坚韧和友情等品格而被歌颂。唐代薛涛的《酬人雨后观竹》便是对竹子虚心品格的赞颂:“南天春雨时,那鉴雪霜姿。众类亦云茂,虚心宁自持。多留晋贤醉,早伴舜妃悲。晚岁君能赏,苍苍劲节奇。

6、在封建制度极端残酷又大兴文字狱的时代,他们却敢于与众不同,标新立异,无怪乎当时一督抚摇头直称“怪哉、怪哉”。 邓拓在咏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时曾写道“歌吹扬州惹怪名,兰香竹影伴书声”,可以算作对他们“怪”之特点的总结吧。

邓拓任过什么职务?

在求学期间,邓拓于1934年在河南大学深造。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,他投身报界,先后担任过《晋察冀日报》社长和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重要职务,展现了卓越的新闻才能和领导力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邓拓的事业更上一层楼,他担任《人民日报》总编辑和社长,同时还担任中共北京市文教书记兼《前线》杂志主编。

年8月到1958年9月,任人民日报总编辑、社长。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为宣传贯彻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,为建设发展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。邓拓从事报刊活动近30年,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新闻工作者。在《晋察冀日报》工作期间,一手拿枪,一手握笔,坚持“马背办报”。

……北平和平解\放后,邓拓任北京市\委政策研究室主任、宣传\部长。……1949年秋,任人\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。同年冬,受聘为北\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。……1955年,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。

在革命中担任过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、《晋察冀日报》社社长兼总编辑、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务。新中国成立后,活跃在新闻界,曾任《人民日报》社社长兼总编辑、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,并主编理论刊物《前线》。

同年冬,参与“福建事变”,在“人民革命政府”文化委员会和外交部任职。事变失败后,邓拓转学到河南大学继续学业。

邓拓故居人物概述

邓拓,原名邓子健,邓云特,笔名马南邨、于遂安、卜无忌等,出生于1912年2月26日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区)竹屿人,他的故居位于道山路第一山房。作为一位杰出的新闻家和政论家,他于1930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。在求学期间,邓拓于1934年在河南大学深造。

年,调离人民日报社,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,分管思想文化战线工作;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《前线》。1959年,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,出版《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》。1960年,兼任中共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。

邓拓,中国新闻家、政论家,原名邓子健,1912年2月26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,1966年5月18日逝世。笔名包括马南邨、于遂安、卜无忌等。邓拓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参与抗日战争,后担任《晋察冀日报》社长、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。

故居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,展厅面积380平方米。主楼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小楼房,坐北朝南,为清末民国初福州旧民居风格建筑,楼高9米,在主楼西侧有一间书房,即邓拓卧室。这栋楼原为邓拓父母及兄长的居室,现辟为展室。

邓拓故居:作为纪念性建筑,是感受历史人物精神风貌的绝佳地点。苍霞天主堂:福州基督教的象征,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游客。尚干林氏祠堂:了解福建林氏文化的好去处,木雕艺术精美绝伦。铺前基督教堂及其周边商业街:宗教氛围浓厚,同时商业街热闹非凡,适合游客体验。

首先,邓拓故居作为一处纪念性建筑,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。苍霞天主堂作为福州基督教的象征,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。尚干林氏祠堂则是了解福建林氏文化的好去处,其精美的木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。位于台江的铺前基督教堂,不仅宗教氛围浓厚,其周边的商业街也充满热闹氛围。

吴晗与邓拓,廖沫沙合作写了什么杂文???

1、邓拓吴晗廖沫沙的前一句是:三家村札记。三家村札记是邓拓、吴晗和廖沫沙在《北京晚报》副刊上合作撰写的一个杂文专栏的名称。这个专栏从1961年5月25日开始,到同年8月4日结束,前后发表了杂文60篇。这些杂文针对当时国内*、经济、文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,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看法,发表了一些独到的见解。

2、杂文集《三家村札记》由邓拓、吴晗、廖沫沙(亦署名吴南星)共同编撰,于1979年出版。该书收录了六十五篇杂文,涵盖了古人读书治学、作事做人、从政打仗等方面的历史知识,旨在针砭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弊端。

3、邓拓的杂文重史识、史论,抓住现实,旁征博引,含蓄委婉,可谓雅俗共赏。

4、在1961年,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《前线》杂志为了丰富内容、活跃氛围和提升质量,推出了名为《三家村札记》的专栏。这个专栏由历史学家吴晗、理论家邓拓和统战部部长廖沫沙三人合作,以笔名“吴南星”共同撰写。

5、邓拓与吴晗、廖沫沙合作,在《前线》杂志上开设《三家村札记》专栏。

6、年10月,邓拓,吴晗,廖沫沙开始在《前线》杂志上发表合作的《三家村札记》。

邓拓名言名句大全

1、越是不本事的就越加自高自大;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。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,就没法不谦虚,谦虚使人的心缩小,像一个小石卵,虽然小,而极结实,结实才能诚实。读书与学习:读书能用耳朵来代替眼睛吗?一般说来,这是不可能的;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,这不只是可能的,而且是必需的。

2、关于科技强国的名言名句 任何科学的结论都不该看成是永恒不变的。邓拓 天才跟科学结合,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。斯宾塞 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。伽利略 书本要服从科学,而不是相反。培根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。斯宾塞 科学是埋葬形形色色褪了色的思想的坟场。

3、名言名句大全及作者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。——哥白尼 自己活着,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。——雷锋 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,糸此西飞之白日。——李白 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。——邓拓 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
4、名言名句: 金钱宝贵,生命更宝贵,时间最宝贵——苏沃洛夫。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无价之宝。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,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,当他活着一天,总要尽量多劳动,多工作,多学习,不肯虚度年华,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——邓拓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珍惜时间、努力工作是取得成就的关键。

邓拓与《燕山夜话》

邓拓与《燕山夜话》《燕山夜话》是邓拓以马南邨为笔名,于1963年3月出版的杂文集。创作背景 1961年,正值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的最后一年。国家经历了大跃进、大炼钢、公社化、大食堂等一系列政策的折腾,元气大伤,百姓生活困苦。然而,政治空气却十分凝重,人们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
《燕山夜话》是邓拓以马南邨为笔名,出版于1963年3月的杂文集。1961年,三年困难时期即将结束,国家元气大伤,百姓生活艰难。

邓拓是《燕山夜话》的作者,以马南邨的笔名进行创作。以下是对邓拓与《燕山夜话》的详细阐述:创作背景:《燕山夜话》诞生于1963年3月,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的尾声,国家经历了大跃进、大炼钢等运动的冲击,社会民生凋敝,但思想禁锢并未消散。

邓拓,这位文坛的斗士,1912年出生于书香门第,一生致力于革命与文学。他在晋察冀日报、《人民日报》等岗位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他的文字充满了对党、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错误思潮的批判。正如他夫人所言,他的文章中流淌的是赤诚之心和爱国之情,展现出无法调和的战斗精神。

《燕山夜话》是邓拓同志在《北京晚报》副刊《五色土》上连载的杂文专栏。自1961年3月19日起至1962年9月2日止,共计发表杂文152篇。这些杂文因其观点鲜明、情感真挚、针对社会现象而又不失趣味性,深受读者喜爱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Top